二重影是十二神器吗

二重影是十二神器吗

作者: 小御飞飞

悬疑惊悚连载

小说叫做《二重影是十二神器吗是作者小御飞飞的小主角为林深顾明本书精彩片段:雨丝像无数根细弱的银敲打着工作室的落地将窗外的梧桐叶绣成模糊的绿林深放下手中的镊指尖还残留着修复古董怀表时的细腻触感 —— 那是一块民国二十年的手工怀表盘上的珐琅彩绘因岁月侵蚀裂出蛛网状细他花了整整三才用调配好的矿物珐琅粉将裂痕一点一点填补完连祖父留下的放大镜都磨得发工作室的空气松节油的清苦与金属抛光剂的冷冽交织在一墙上挂着的钟表从清末的铜制座钟到五十年...

2025-10-28 16:49:50
雨丝像无数根细弱的银针,敲打着工作室的落地窗,将窗外的梧桐叶绣成模糊的绿影。

林深放下手中的镊子,指尖还残留着修复古董怀表时的细腻触感 —— 那是一块民国二十年的手工怀表,表盘上的珐琅彩绘因岁月侵蚀裂出蛛网状细纹,他花了整整三天,才用调配好的矿物珐琅粉将裂痕一点一点填补完整,连祖父留下的放大镜都磨得发烫。

工作室的空气中,松节油的清苦与金属抛光剂的冷冽交织在一起,墙上挂着的钟表从清末的铜制座钟到五十年代的机械挂钟,每一座都在规律地 “滴答” 运转,唯有书桌一角的铜制台钟停在 10:00 的位置。

那是祖父的遗物,十年前祖父在修复一座刻有奇异花纹的古董钟后离奇去世,这座台钟就再也没走过,指针像被冻住的冰棱,死死钉在表盘上。

门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林深的思绪。

他起身开门,门口放着一个深棕色的皮质信封,没有寄件人地址,只有右下角烫金的钟表图案格外醒目 —— 图案里十二根指针齐刷刷指向午夜,金属光泽在阴雨天里泛着冷意。

林深弯腰捡起信封,指腹抚过边缘时,触到了细微的凹凸感,凑近台灯下细看,才发现信封边缘被精心雕刻了十二道暗纹,每道纹路的深度、长度都分毫不差,显然是用专业刻刀手工雕琢的。

回到书桌前,林深用裁纸刀沿着信封边缘小心划开。

里面是一张米黄色的羊皮纸,字迹用深褐色墨水书写,笔画间带着羽毛笔特有的顿挫感,像是写信人在落笔时反复斟酌,连墨渍都晕染得格外规整。

“尊敬的林深先生:久闻您在古董钟表修复领域的造诣,尤其擅长破解百年钟表的隐性故障。

现诚邀您于 10 月 31 日前往雾隐山钟表馆,参与‘时光校准’专项修复项目。

本次项目共邀十二位领域精英,涵盖钟表修复、建筑设计、历史考据等方向。

项目期间食宿全包,任务完成后即支付二十万元酬劳。

若您应允,请于 10 月 31 日上午 9 时前抵达雾隐山山脚停车场,届时有专车接送。

须知:此邀请不可转让,若无故缺席,后果自负。”

羊皮纸末尾没有署名,只有一个与信封上相同的钟表图案。

林深皱着眉反复翻看,二十万酬劳确实诱人,但 “时光校准” 的名字透着诡异,尤其是 “后果自负” 西个字,像根细针扎在心里。

他打开电脑搜索 “雾隐山钟表馆”,跳出的第一条就是十年前的旧闻,标题刺得人眼疼:“雾隐山钟表馆谜案:收藏家顾明远夫妇失踪,馆内三百余座钟表集体停摆”。

旧闻附带的照片里,钟表馆的哥特式尖顶隐在浓雾中,门前台阶上散落着破碎的钟表零件,黄铜齿轮与玻璃碎片混在一起,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这里。

报道说,顾明远是圈内有名的钟表收藏家,花十年时间建了这座钟表馆,馆里的钟表从十七世纪的怀表到现代的机械钟一应俱全。

十年前的 10 月 31 日,顾明远夫妇在馆内举办私人展后消失,警方搜遍整座建筑都没找到线索,唯一异常的是,馆里所有钟表都停在了 10:00,仿佛时间在那一刻被生生掐断。

林深的手指在键盘上顿住,突然想起祖父去世前的反常。

十年前,祖父也收到过一封类似的邀请函,同样是去雾隐山,同样是修复钟表。

出发前,祖父把那座停摆的铜制台钟塞进他手里,反复叮嘱:“要是我没回来,就把这钟好好收着,别去雾隐山,也别碰任何和顾明远有关的东西。”

当时他只当是老人的絮叨,首到祖父的遗体在雾隐山的山沟里被发现,警方以 “意外坠崖” 结案,他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事情或许没那么简单。

难道这次的 “时光校准” 项目,和十年前祖父参与的事有关?

林深捏着信封反复检查,指尖突然摸到信封内侧的夹层,掏出一张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卡片 —— 卡片上印着银质袖扣的图案,下方写着 “7 号”。

他猛地想起早上穿西装时,口袋里多了个硬邦邦的东西,伸手一摸,果然掏出一枚银质袖扣:正面刻着数字 “7”,背面的花纹和卡片上的图案一模一样,边缘还刻着一行极小的字:“雾隐山钟表馆专属标识”。

10 月 31 日清晨,林深提前半小时到了雾隐山山脚停车场。

细雨还在下,雾气像浓稠的牛奶裹住山间,能见度不足十米。

停车场里停着五辆黑色轿车,车身崭新得没有一丝划痕,却没挂车牌,像是从 nowhere 冒出来的。

林深刚下车,就有个穿灰色西装的男人朝他走来。

男人三十多岁,身材挺拔,袖口别着枚刻有 “1” 的银质袖扣,笑容温和却带着疏离:“您好,我是陈砚,建筑设计师。

您也是来参加‘时光校准’项目的吧?”

“林深,钟表修复师。”

林深和他握手时,注意到陈砚的西装是纯羊毛面料,袖扣的工艺更是精致,边缘的花纹像是用显微镜下的刻刀雕的,绝非普通工艺品。

“我收到邀请函时,正在修复顾明远设计的老宅。”

陈砚推了推眼镜,语气里带着疑惑,“那老宅的门窗、梁柱都藏着钟表齿轮的设计,和钟表馆的风格太像了。

可顾明远失踪十年,怎么突然冒出来‘时光校准’项目?”

林深还没来得及回答,又一辆黑色轿车驶来。

车门打开,走下来个穿白色风衣的女人,头发束成马尾,手腕上戴着块能测心率的电子表,袖口袖扣刻着 “3”:“你们好,苏晚,法医。”

她的目光扫过两人的袖扣,“看来我们每人都有枚数字袖扣,从 1 到 12,刚好十二个人。”

苏晚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翻开贴着的剪报 —— 正是十年前顾明远夫妇失踪的新闻:“我查过卷宗,顾明远夫妇失踪前买了巨额人身保险,受益人信息是加密的。

而且馆里的钟表虽然停了,但机芯没坏,像是被人故意调停的,连游丝的松紧度都一模一样。”

接下来半小时,又有七个人陆续抵达。

数字 “2” 是律师张婷,穿职业套装,提黑色公文包,眉头一首皱着,像是在提防什么;数字 “4” 是画家李默,牛仔裤上沾着颜料,怀里抱个画板,时不时对着钟表馆的方向速写;数字 “5” 是机械工程师赵宇,手里总攥着把微型螺丝刀,对着轿车的车门锁转来转去;数字 “6” 是历史学家周屿,戴金丝眼镜,捧着本《近代钟表发展史》,时不时扶着眼镜看远处的钟表馆,眼神复杂;数字 “8” 是摄影师吴磊,背着沉重的相机包,镜头总对着停车场的角落,像是在拍什么隐秘的画面;数字 “9” 是厨师孙浩,穿白色厨师服,提个食盒,笑起来憨憨的,却总在观察其他人的表情;数字 “10” 是护士刘敏,随身带个急救箱,手指总无意识地摸着箱扣,眼神里藏着焦虑。

最后到的是数字 “11” 的作家郑洁,她刚下车,停车场里的十二辆轿车突然同时亮起车灯,仪表盘屏幕同步跳出一行机械音:“欢迎来到雾隐山钟表馆,十二位嘉宾己到齐,专车五分钟后出发,请尽快上车。”

没人敢拒绝。

林深上车前回头看了眼停车场入口,雾气己经浓得看不见来时的路,像是有堵无形的墙把他们和外界隔开。

轿车沿着盘山公路行驶,车窗上凝结的水珠模糊了窗外的树影,林深坐在窗边,突然想起祖父那座停摆的台钟 —— 表盘内侧也刻着个和邀请函上一样的钟表图案,十二根指针同样指向午夜。

半小时后,轿车停在钟表馆门前。

林深下车时,心脏猛地一跳:这座哥特式建筑的墙面用深灰色石材砌成,从地面到屋顶刻满了钟表图案,有的是怀表,有的是座钟,连窗棂都是齿轮的形状。

正门上方挂着座两人高的摆钟,指针停在 10:00,钟摆像块凝固的铁块,一动不动。

“这就是钟表馆?

比照片震撼多了。”

陈砚掏出卷尺,对着建筑的高度、宽度测量,“比例刚好符合黄金分割,但尖顶的角度比常规哥特式建筑陡三度,像是在模仿钟表机芯里的摆轮结构。”

苏晚走到摆钟前,指尖轻轻碰了下钟面:“数字是古罗马文,但排列是反的 —— 正常钟表顺时针排,这个是逆时针。

而且时针和分针一样长,根本不符合读数逻辑,像是故意设计的陷阱。”

林深伸手摸向摆钟的底座,石材冰凉刺骨,像是刚从冰窖里搬出来。

他掏出祖父留下的放大镜,突然发现底座上刻着一行极小的字:“时光会说谎,唯有齿轮记得真相”。

就在这时,正门 “吱呀” 一声缓缓打开,一股带着霉味的灰尘扑面而来。

馆内一片漆黑,只有远处有微弱的灯光闪烁,像是在引着他们往里走。

“各位,请进。”

机械音再次响起,“馆内己备好房间,房号与袖扣数字一致。

晚餐 19 时供应,请勿擅自离开房间,尤其禁止进入三楼禁区。”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终还是陆续走进馆内。

林深走在最后,回头望了眼门外的雾气,那雾气己经漫到了台阶上,像是要把整座钟表馆吞掉。

他握紧口袋里的银质袖扣,指腹蹭过冰凉的金属,在心里默念:这次一定要找出祖父死亡的真相,还有顾明远夫妇失踪的秘密 —— 哪怕要面对的是被时光掩盖的黑暗。

相关推荐
  • 山庄凶杀案事件
  • 柳软桃花浅什么意思
  • 香软桃花
  • 重生神探追凶录短剧
  • 活在阳光下长在春风里
  • 中国最后一位道士
  • 软陶花手链编织教程
  • 嘘请按规则行事听到声音别回头小说
  • 怎么做一个道士
  • 嘘别回头她在你身后
  • 活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里
  • 活在阳光下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