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慧眼独具 暗藏商机
她深知,这不过是夺回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个停滞甚至可能被安禄山暗中蛀空了的摊子。
若想真正实现“大唐富婆”的梦想,必须开辟新的财路,而且要快,要准,要狠。
一连数日,她都泡在任家商行那间充满羊皮卷和墨水气味、堆满了过往账目的书房里。
阿月安静地在一旁磨墨,看着自家小娘子时而凝神细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时而提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一些她看不太懂的符号和图形(那是任盈盈在尝试用现代的表格和图表分析数据),时而蹙眉沉思。
原主的父亲任奎,主要经营的是来自西域的货物:宝石、香料、毛皮、毡毯,偶尔也涉足一些药材。
这些都是利润丰厚的行当,但竞争也极其激烈。
西市里,专营此类货物的胡商比比皆是,其中不乏财力雄厚、根基深远者。
任家商行经过安禄山这一折腾,信誉和资金都受损,若想在此类商品的红海中杀出重围,难度不小。
“必须做点别人没有的,或者说,用别人没有的方式来做。”
任盈盈放下账册,揉了揉眉心,低声自语。
“小娘子,您说什么?”
阿月没听清。
“没什么,”任盈盈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阿月,准备一下,我们出去走走。”
“去哪儿?”
“西市,东市,还有……平康坊和崇仁坊附近也转转。”
任盈盈的眼中闪烁着探索的光芒。
她要亲眼看看,这煌煌天宝年间的大唐都城,究竟潜藏着怎样的消费能力和未被满足的需求。
接下来的日子,任盈盈带着阿月和两名可靠的护卫(石勒推荐的老成伙计),几乎踏遍了长安城最繁华的角落。
西市,胡风浓郁,喧嚣鼎沸。
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云集于此,驼***、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任盈盈流连于各色店铺之间,仔细观察。
她看到波斯的宝石在阳光下闪耀,大食的香料气味浓烈,天竺的棉布色彩鲜艳,西域的美酒醇香诱人。
这些都是好东西,但正如她所料,同质化严重,比拼的是货源、资金和人脉。
她在一家生意兴隆的胡饼铺子前驻足,看着那金黄油亮的胡饼被从馕坑中取出,香气扑鼻。
她又注意到旁边一家新开的“毕罗店”(一种带馅的面点),推出了羊肉馅和樱桃馅两种新口味,竟也排起了小队。
“吃食……永远是基础。”
她默默记下。
东市,则更多是面向达官显贵和本土富户。
这里店铺更加规整,商品也更显精致奢华。
绫罗绸缎,金银玉器,文房西宝,古董珍玩,琳琅满目。
任盈盈在一家最大的绸缎庄里,看到来自江南的缭绫,轻薄如烟,价值千金,依然供不应求。
她也注意到,一些仕女在挑选胭脂水粉时,对颜色和细腻程度颇为挑剔,而市面上流行的,多是铅粉和红花胭脂,品类相对单一。
“奢侈品市场……利润极高,但门槛也高,且需要极强的品牌和口碑积累。”
她冷静分析。
她还“不务正业”地逛了逛售卖日常杂物的“货栈”,甚至去看了看售卖牲畜的“马行”和“羊市”。
她留意到,唐人洗涤衣物多用皂角或澡豆,去污能力一般,且使用不便;清洁身体则多在浴堂或自家用澡豆、香料,过程繁琐。
一个念头隐隐在她脑海中闪过,但尚未清晰。
这一日,她信步来到了平康坊附近。
这里毗邻皇城,是勋贵官僚宅邸聚集区,也是著名的风流薮泽,秦楼楚馆林立,歌姬***如云。
虽未深入那些莺歌燕舞之处,但仅在坊间街道行走,便能感受到一种不同于西市市井、东市奢华的浮华与精致气息。
她看到衣着华丽的贵族子弟骑马而过,香车宝马,络绎不绝;也看到妆容精致的歌姬***在侍女的陪伴下出入脂粉铺、绸缎庄。
她们对于美的追求,显然更为极致和大胆。
在一家颇有名气的胭脂铺外,任盈盈听到两位衣着光鲜的年轻郎君在交谈。
“王兄,听闻你前日得了薛都知(唐代对高级歌妓的称呼)青眼,可真羡煞旁人!”
“唉,莫提了。
不过是送了一盒新到的南海珍珠粉,谁知薛都知只用了一次,便说不及她旧年用的那‘玉女粉’细腻服帖,险些恼了……这美人恩,真是难消受啊!”
另一人笑道:“珍珠粉尚不入眼?
看来唯有寻那传说中的‘神仙玉女粉’方剂,或是海外仙山的异宝才成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任盈盈心中一动。
她对“玉女粉”略有耳闻,是唐代一种传说中美白效果极佳的面膜方子,但配方复杂,难得真品。
这些身处时尚前沿、追求极致美丽的女性,对于化妆品的效果和独特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现有的铅粉、胭脂、黛墨,似乎己无法完全满足她们的需求。
她又联想到之前在东西市观察到的现象:吃食的创新能吸引顾客,日常清洁用品存在不便,高端消费群体追求独特和效果更好的化妆品……几个看似不相关的点,在她脑海中逐渐串联起来。
她想起自己穿越前,那个时代琳琅满目的个人护理产品。
洗面奶、沐浴露、洗发水、各种功能面膜、精华液……那些便捷、高效、体验感十足的产品,与眼下唐人使用的皂角、澡豆、单一胭脂水粉相比,简首是降维打击。
“独一份的生意……”任盈盈喃喃自语,眼睛越来越亮,“未必一定要是某种惊天动地的奇珍异宝。
或许,只是将现有的需求,用一种更更好、更独特、更便捷的方式满足!”
她不需要去发明这个世界完全不存在的东西,那太困难,也容易引人怀疑。
她完全可以基于现有的材料和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
比如,澡豆。
唐人用之洁面沐浴,多是粉末状,由豆粉、香料、药材等混合而成,功能单一,使用不便。
她是否可以借鉴现代洗护产品的思路,将其“升级”?
加入更多具有不同功效的天然成分(如美白、滋润、祛痘),甚至尝试改变其形态,比如……做成便于使用的“香皂”或“洁面膏”?
名字可以取得风雅些,比如“玉容皂”、“凝脂膏”?
再比如,面膜。
既然“玉女粉”如此受追捧,证明市场对高效护肤品的需求是存在的。
她是否可以研究一些真正有效、成分相对安全(至少比铅粉安全)的面膜配方?
利用蜂蜜、蛋清、牛奶、珍珠粉、以及各种具有美容功效的中草药,调配出不同功效的“任氏独家面膜”?
甚至可以打出“宫廷秘方”、“西域奇术”的幌子,增加神秘感和价值感。
还有洗发、沐浴……同样可以开发出带有不同香气、具备柔顺、清洁等功能的“香露”或“浴豆”。
她的目标客户,很明确:首先是那些追求生活品质、消费能力强的贵族女性和青楼名妓(她们往往是时尚的风向标),然后是富户家的女眷。
只要产品足够好,足够独特,能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和效果,就不愁卖不上价钱!
这,就是她要的“独一份”!
不是商品本身的独一无二,而是概念、体验和效果的独一无二!
想到这里,任盈盈只觉得胸中豁然开朗,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涌上心头。
她仿佛己经看到,那些装在精美瓷盒里的“玉容皂”、“凝脂膏”、“神仙玉女面膜”,成为长安贵妇闺阁中争相谈论、竞相购买的奢侈之物。
“阿月,我们回去!”
任盈盈转身,步履轻快,语气中充满了笃定与昂扬。
“小娘子,是想到要做什么生意了吗?”
阿月小跑着跟上,好奇地问。
任盈盈唇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如同在暗夜中悄然绽放的优昙婆罗花。
“嗯,想到了。
我们要做的,是让这长安城的女子,都变得更美、更洁净、更开心的生意。”
她要在这大唐长安,开创一个属于她的,“美丽”的商业帝国。
而这第一步,就从那一块小小的、却蕴含着她无限巧思与野心的“香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