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问道千年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顺着声音走,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无比熟悉的地方。

成都,丞相府。

没错,就是那个地方。

府里的陈设和他记忆中一模一样。

他心里很乱。

他一步步往前走,穿过庭院,推开了那间他曾无数次踏足的书房。

然后,他看见了一个人。

就那一眼,姜维觉得浑身的血都凝固了。

丞相,诸葛亮。

但他眼前的诸葛亮,很不一样。

没有五丈原油尽灯枯的憔悴,没有北伐失利时的忧愁。

他身着一袭朴素的道袍,面容平和,须发皆白。

姜维怔在原地,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伯约,此非天命,乃人心也。”

他呆呆地看着丞相,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丞相……弟子无能!

弟子有负您的托付!”

“弟子没能守住汉室江山……没能斗过那司马老贼……更没能护住蜀中百姓……”他泣不成声,像个迷路的孩子。

在外面,他是镇西大将军,是蜀汉最后的顶梁柱。

但在这里,在丞相面前,他只是一个犯了错,回来认罚的学生。

他一遍遍地忏悔,为自己的失败,为那个遥远未来的结局。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仿佛从九天之上传来,轻轻地回响在帐内。

“我都知道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没有责备。

“你吃了很多的苦。”

“弟子该死!”

姜维的声音都在发抖。

“不。”

诸葛亮摇了摇头,场景瞬间到了军帐,他伸手指了指帐外,那争吵声依旧不绝于耳。

“你听。”

“杨仪嫉贤妒能,丞相为何要把大事托付于他?!”

“魏延天生反骨,早晚必反!

丞相早有预言!”

听着这些熟悉的争吵,姜相的幻影轻轻叹了口气。

“伯约,你总说‘天命’。

可你看到了吗?

汉室之亡,非亡于司马氏之强,而亡于我们自己人之手。

这,便是人心。”

一句话,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姜维心上。

是啊,人心。

姜维想起了费祎的掣肘,想起了黄皓的谗言,想起了后主刘禅的软弱。

他一生征战,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来自曹魏的千军万马,而是来自成都皇宫里的自己人。

“丞相……弟子明白了。”

“你还不明白。”

诸葛亮看着他,眼神变得深邃。

“你只看到了败局,却没看到破局之法。

也罢,我本天上星官,辅汉乃是天命。

如今尘缘己了,在回归天位之前,我便耗尽最后的力量,助你一次。

说完,他并起手指,对着姜维的眉心,轻轻一点。

“嗡——!”

姜维感觉整个世界都消失了。

无数的光影,无数的信息,疯狂地涌入他的大脑。

他看见了,一架巨大的水车仿佛一条巨龙,首尾相连,将河中的水源源不断地送上高地,灌溉着万顷良田......他看见了,一团团白色的棉花,被一种巧妙的纺车织成了温暖厚实的衣物,无数百姓穿上它,便再也不用畏惧冬日的严寒.....这些,是他做梦都想为蜀汉百姓带来的东西。

紧接着,画面一转。

金戈铁马,沙场再现。

武器不再是刀枪剑戟,而是一种黑色的铁管。

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铁管喷出致命的火焰和震耳欲聋的雷鸣,冲锋的骑兵队瞬间人仰马翻。

他还看见了,巨大的爆炸物将坚固的城墙像纸一样撕开缺口。

一幕幕景象,如同惊涛骇浪,反复冲击着他的认知。

他看见了无数王朝的兴起,又看见了它们的衰亡。

他看见一个和他一样的权臣,是如何用近乎***的手段,窃取了整个国家。

他也看见了,那些曾经无比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因为内部的腐朽、猜忌和消耗,最终分崩离析,轰然倒塌。

兴亡,更替,仿佛一个无法挣脱的轮回。

神游结束,姜维的意识回到了眼前的丞相,面容变得有些虚幻,仿佛随时都会消散在空气中。

“伯约,天道轮回,我为你争得一线生机。

记住,兴汉之难,非在曹魏,而在人心……去吧!”

说罢,他对着姜维的眉心,轻轻一推。

“嗡——!”

耳边仍回荡着丞相之音。

“往事越千年...往事越千年啊!”

剧烈的头痛,像是要把整个脑袋都撕裂开来。

姜维猛然惊醒,大口地喘着粗气。

冰冷的雨水狠狠地打在他的脸上,刺骨的寒意让他瞬间清醒。

这是……活着的感觉?

紧接着,兵刃出鞘的摩擦声和激烈的争吵声,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耳朵。

“杨长史!

丞相尸骨未寒,你就要弃军而逃吗?!”

“魏延!

你敢违抗军令不成?

丞相遗命,让我总领全军,安然后撤!”

是魏延和杨仪的声音!

姜维费力地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五丈原那片熟悉的土地,以及那座代表着蜀汉最后希望的中军大帐。

诸葛丞相的灵柩,就在帐内。

他回来了。

回到了丞相死后的第二天,那个蜀汉命运的十字路口。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