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绝症后,我决定在死前报复社会。首当其冲的,是网上那个靠卖惨圈钱的绿茶主播。
她直播时哭诉自己身世凄惨,骗取粉丝打赏。我匿名连线,
甩出她伪造的诊断书和奢侈品购物单。直播间炸了,她人设崩塌,痛哭流涕求原谅。
我冷笑着关掉直播,深藏功与名。这只是个开始,名单上还有很多人,等着我一一清算。
冰冷的绝望,像是浸透了骨髓的寒冰,从内脏最深处一丝丝弥漫开来。
陈默坐在诊室外走廊的塑料排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捻着那张轻飘飘的、却重逾千钧的纸。
诊断意见栏里,一串冗长的医学名词后面,跟着三个刺眼的缩写:G4,伴随多发性转移。
晚期。医生说,积极治疗的话,也许能争取半年到一年。保守治疗,就看天意了。半年。
一年。陈默扯了扯嘴角,想笑,喉咙里却只发出一点干涩的嗬嗬声。他今年二十八岁,
前二十五年活得像个标准的社会燃料,勤勤恳恳读书,兢兢业业当个社畜,
为了一个渺茫的升职机会熬夜加班,用健康换那点微薄的薪水。结果呢?健康没了,
未来也没了。银行账户里那点存款,在昂贵的靶向药和可能的天价免疫疗法面前,杯水车薪。
他抬起头,走廊尽头窗外的天空是灰蒙蒙的,像他此刻的心情。没有歇斯底里的悲伤,
也没有对命运不公的愤怒,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空洞和疲惫。他的人生,
成了一场注定血本无归的投资,现在,终于到了清算的时刻。可是,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烂掉,
腐烂在某个廉价的出租屋里,直到发出臭味才被人发现?不。陈默的眼底,
一点点凝聚起一种冰冷而坚硬的东西。既然这个世界没给他温暖,他又何必在乎它是否疮痍?
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不想再当那个逆来顺受的沉默者了。他要报复。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人,
而是针对这个让他感到恶心、虚伪的世界。那些道貌岸然的,那些吸食他人血肉的,
那些把谎言当作勋章的……他要在倒下之前,能撕开多少假面,就撕开多少。第一个目标,
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跳进了他的脑海——“小茉莉”,林茉莉。
这个在某直播平台迅速蹿红的“治愈系”主播,靠着清纯无辜的外表和精心编造的悲惨身世,
收割了无数同情和真金白银。父母双亡,独自抚养年幼的弟弟,
自己还身患“慢性衰竭”需要长期治疗……每次直播,她总是眼圈红红,声音哽咽,
感谢着“家人们”的礼物支持,说是弟弟的学费、自己的医药费就靠大家了。
陈默曾经也是她的粉丝之一,在她刚起步、还带着点真实怯生生的时候,
给她打赏过几个不值钱的小礼物。后来,她越来越火,套路也越来越深。一次偶然,
陈默在一个极其小众的奢侈品二手鉴定论坛里,
看到了一个模糊的、只露出半只手的拆箱视频。那只手上戴着一枚独特的尾戒,
和陈默记忆中林茉莉某次“不小心”在直播镜头前晃过的手一模一样。而视频里拆开的,
是一只价格抵得上他半年工资的***款手袋。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疯狂生长。
陈默动用了他作为前IT民工的全部技能,像一只耐心的蜘蛛,
开始在网络的角落里悄悄编织信息网。他避开了平台官方的数据,
从各种边缘社区、二手交易记录、甚至外卖配送的模糊地址信息里,
一点点拼凑着真相的碎片。过程比想象的顺利。这个林茉莉,或者说,
她的背后可能有一个不算太专业的团队,显然低估了互联网记忆的顽固和真正技术佬的执着。
陈默在一个伪装成游戏加速器的私人云盘里,
找到了惊喜——似乎是林茉莉用来存储“原始素材”的空间。
里面不仅有她那些哭诉剧本的多个版本,
有P图前的“素颜”诊断证明姓名、年龄都对得上,诊断结果却是“轻度贫血,
注意休息”,更有大量的购物小票、转账记录的照片,金额令人咋舌。甚至,
还有几段私下里和“团队”开会时语气刻薄、充满算计的录音片段。证据确凿。
陈默把这些东西分门别类,加密存储好。他原本没想好什么时候用,怎么用。现在,
不用想了。就是今晚。平台首页推送了“小茉莉”的直播预告,
标题是——“身体越来越差了,但为了弟弟,
我会坚持的……” 封面是她那张精心修饰过、带着脆弱感的脸。时间一到,
陈默用一个一次性注册、信息完全空白的账号,进入了直播间。屏幕上,
林茉莉穿着干净的白色毛衣,素颜当然是伪素颜妆,眼眶微红,
正对着镜头细声细气地讲述着“昨天去医院复查,指标又不好了”的故事,
背景音乐是煽情的钢琴曲。弹幕里,
“心疼茉莉”、“茉莉加油”、“家人们礼物刷起来”之类的留言滚动得飞快,
各种虚拟礼物特效不时绽放。陈默面无表情地看着,像在看一场与己无关的滑稽戏。
他耐心地等待着,像潜伏在暗处的猎手。时机很快来了。林茉莉按照剧本,
开始“坚强”地表示,虽然医生建议住院,但为了不让大家担心,
也为了能继续直播陪伴大家,她选择回家休养。“只要家人们在,我就有力量……”她说着,
恰到好处地落下两滴眼泪。直播间气氛达到一个小***,打赏的金额开始飙升。就是现在。
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具有一定权限通过某个难以追踪的漏洞获取的临时权限的伪装账号,
发出了一个高额的虚拟礼物,这让他获得了强制连线的资格。通常,
这是土豪粉丝用来和主播互动的手段。林茉莉显然有些意外,但金主不能得罪。
她脸上立刻堆起感激的笑容:“谢谢‘无声’哥哥的宇宙之心!哥哥想和茉莉连麦吗?
”“无声”,是陈默这个马甲的名字。连线接通。陈默这边是一片漆黑,只有音频输入。
“喂?‘无声’哥哥,能听到吗?”林茉莉对着麦克风,声音甜得发腻。
一个经过软件处理的、低沉而冰冷的电子合成音,通过音响在直播间里响起,
清晰地传入每个观众的耳朵:“林茉莉,1998年生,原名林翠花,
户籍地XX省XX市XX县XX村。父母健在,务农,身体健康。你口中‘年幼的弟弟’,
是你表哥的儿子,你偶尔帮忙照看,用于摆拍。”死寂。直播间里,
连背景音乐都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弹幕停滞了一秒,然后像疯了一样爆炸开来。“????
?”“什么情况?”“***!开团了?”林茉莉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她尖声道:“你……你胡说八道什么!你是谁?管理员!
快把他踢出去!”“踢我出去,你伪造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书原件,
和你上个月在瑞士表行的消费记录,就会立刻出现在平台监管和网警的举报邮箱里。
”电子音毫无起伏,冰冷得像手术刀。不等林茉莉反应,也不给管理员操作的时间,
陈默操控着账号,开始往直播间的公屏上上传图片。一张,是P图前的诊断书,姓名林茉莉,
诊断结果清晰明了:未见明显异常。第二张,是某高端私立医院的体检报告,各项指标正常,
唯独在备注里有一行小字:建议注意营养,避免过度节食。第三张,
是一张高清晰度的购物小票照片,商品是一只镶钻腕表,金额后面跟着一长串零,
购买人签名处,是一个清晰的“林”字。第四张,
是林茉莉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的、号称是“粉丝送的生日礼物”的同款腕表照片,
被她精心摆拍,背景打上了柔光。图片一张张弹出,清晰,无法辩驳。直播间彻底乱了。
弹幕从最初的震惊和疑问,迅速变成了愤怒的狂潮。“骗子!!!
”“我把生活费都省下来给你打赏了!***戴几十万的手表?”“退钱!狗东西!
”“报警!抓起来!”林茉莉彻底慌了神,脸上的脆弱和清纯荡然无存,
只剩下扭曲的惊恐和狼狈。她徒劳地对着镜头摆手:“不是的!不是这样的!那是PS的!
是有人陷害我!你们相信我!”“陷害?”电子音发出一声短促的、充满嘲讽意味的冷笑。
接着,一段音频被播放出来。
是林茉莉和一个明显是女性的声音疑似她的助理或合伙人的对话:“姐,今天哭惨点,
就说弟弟学费还差两万。”“知道,剧本不是写了吗?唉,这帮傻子真好骗,
刷礼物刷得真起劲。”“嘘,你小点声!别被录进去!”“怕什么,
直播间又没开……下次换个病吧,肾衰竭都说腻了,要不就说白血病前期?
”音频到此戛然而止。铁证如山。直播间的人数在疯狂上涨,都是闻风来看热闹的。
弹幕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辱骂和声讨海洋。打赏功能被平台暂时关闭了。
林茉莉的“家人们”瞬间变成了索命的债主。她终于崩溃了,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着脸,
发出歇斯底里的哭声,不再是那种我见犹怜的啜泣,而是充满了绝望和恐惧的嚎啕。
“我错了!我知道错了!求求你们原谅我!我把钱退给你们!别报警!求求你们了!
”妆容被眼泪糊成一团,精心维持的形象碎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个丑陋而可怜的骗子。
陈默冷冷地看着屏幕上那张扭曲的脸。他没有再说话,直接切断了连线,关闭了直播软件,
清除了所有的临时数据和访问痕迹。房间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和窗外依旧灰蒙蒙的天空。
第一个。他拿起桌上一张空白的A4纸,用笔在顶端写下了“林茉莉”三个字,然后,
用力地画上了一个叉。纸的下方,还有一片广阔的空白。他拿起笔,在第一个叉下面,
缓缓地,写下了第二个名字。那是一个在本地颇有名气的“慈善家”,
媒体报道中乐善好施的典范。陈默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而疲惫的弧度。这只是个开始。
名单还很长,时间,却不多了。他需要计划下一步。这个“慈善家”,
可比林茉莉要棘手得多。他背后有资源,有人脉,有专业的公关团队。要撕开他的画皮,
需要更周密的计划,更致命的证据。不过,有什么关系呢?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
还有什么可顾忌的?陈默深吸一口气,感觉胸腔里那股冰冷的火焰,烧得更旺了些。
他打开电脑,开始新一轮的搜索。屏幕的冷光,映亮了他毫无血色的脸,
和那双异常明亮的、燃烧着最后疯狂的眼睛。网络世界,
“小茉莉”直播间崩塌的事件正在发酵。
相关录屏片段、截图、分析帖以病毒般的速度传播着,登上了社交平台的热搜榜。
“绿茶主播”、“诈捐”、“骗局”成了关键词。愤怒的网民们人肉着林茉莉的一切,
她的真实信息、过往黑历史不断被扒出。之前力挺她的网红朋友纷纷删博撇清关系。
平台官方发布了封禁账号和配合调查的声明。一场喧嚣的闹剧,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这场闹剧的幕后推手,此刻正坐在寂静的房间里,敲击键盘的声音,成了唯一的声响。
像死神磨砺镰刀的轻响,为下一个目标,奏响序曲。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勾勒出繁华的轮廓。那光亮,却照不进陈默所在的这间小屋,
也照不进他那片荒芜的心。他只是一个将死之人,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个虚伪的世界告别。
而告别的方式,是毁灭。“小茉莉”林茉莉的彻底崩塌,
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持续数日的风暴。舆论哗然,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