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事,像云朵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篮球联赛的战火在初冬的A大点燃。

林知夏抱着笔记本,坐在人声鼎沸的体育馆记者席。

她负责跟进的正是顾怀南所在的信息学院队。

苏晓挤在她身边,兴奋地指着热身的人群:“快看!

你家顾大神!”

“什么我家的……”林知夏低声反驳,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那个穿着7号白色球衣的身影。

比赛异常激烈。

顾怀南作为主力小前锋,速度快,突破犀利,几次漂亮的助攻和精准的中投引得全场欢呼。

林知夏发现自己很难专注于记录战术和数据——她的笔尖总是不听使唤,在纸页的角落,无意识地写下“7号”、“突破”、“漂亮”,甚至……一个简写的“顾”字。

当他一次强硬的上篮得分后,振臂奔跑与队友庆祝时,目光扫过记者席,与她有片刻的交汇。

林知夏像被烫到一样,飞快地低下头,假装认真记录,心脏却擂鼓般狂跳。

中场休息时,她起身去洗手间,回来时在通道口差点撞上一个人。

是顾怀南,他正靠着墙喝水,喉结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滚动,额上的汗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林记者,”他放下水瓶,嘴角有淡淡的笑意,“我的表现,还够格上你的通讯稿吗?”

他看到了!

他一定看到她在纸上写写画画了!

林知夏的脸瞬间爆红,支吾着说:“……很,很精彩。”

他低低地笑了一声,声音带着运动后的沙哑:“那就好。

下半场……看着我。”

说完,他转身跑回了球场。

留下林知夏站在原地,手里攥着笔记本,感觉那上面每一个无意识写下的名字,都变成了公开的秘密。

下半场,顾怀南的表现更加神勇,仿佛真的被注入了额外的能量。

最终,信息学院以大比分获胜。

终场哨响,人群沸腾。

林知夏看着被队友簇拥在中心的他,隔着喧嚣的人群,他再次望向她,然后,抬起手,对着她的方向,轻轻指了一下。

那一刻,林知夏觉得,整个世界的声音都消失了。

联赛结束后,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但有些东西,确实不一样了。

周六下午,林知夏在学校附近的“拾光”咖啡馆里赶一篇关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论文。

角落里很安静,只有咖啡机运作的嗡嗡声和轻柔的爵士乐。

当她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时,一杯带着拉花的拿铁被轻轻放在了她桌子的对面。

“介意拼个桌吗?”

抬头,顾怀南站在桌前,手里端着另一杯美式。

他穿着简单的灰色毛衣,身上带着室外的微凉气息。

“当然不介意。”

林知夏压下心中的讶异,挪开了自己摊开的书本。

他在对面坐下,拿出了一本厚厚的《艺术史概论》和速写本。

两人各自埋头于自己的世界,偶尔只有翻书和敲击键盘的声音。

气氛却并不尴尬,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安宁。

首到林知夏被一个关于存在主义的论点卡住,无意识地咬着笔杆,轻轻叹了口气。

“遇到难题了?”

顾怀南从书里抬起头。

“嗯……一个哲学概念,不太好理解。”

她有些不好意思。

“说不定我能帮上忙?”

他合上书,“画画有时候也需要理解这些。”

林知夏试着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了自己的困惑。

顾怀南听得很认真,然后,他拿起铅笔,在速写本的空白页上飞快地画了起来。

几分钟后,他递过本子。

上面是一个简洁却极具表现力的漫画:一个小人站在无数面镜子前,每一面镜子都照出他不同的、扭曲的影像,小人脸上充满了困惑。

“你看,”他指着画,“存在先于本质,就像这个小人,他存在于此,但他的‘本质’——他究竟是谁,取决于他选择相信哪面镜子,或者,打碎所有的镜子,走出自己的路。”

这个比喻如此生动形象,林知夏瞬间感到豁然开朗。

“我明白了!

谢谢你!”

“不客气。”

他收回本子,看似随意地补充了一句,“你看,我说过,我喜欢聪明的。”

林知夏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记得!

他记得联谊那天她听到的“真心话”,而且在此刻,用这种方式,给了她一个近乎明示的回应。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他睫毛上投下小片阴影。

咖啡馆里暖意融融,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醇香和一种无声涌动的暧昧。

期末季在忙碌和紧张中飞逝而过。

新年前夜,宿舍里只剩下林知夏一个人,苏晓和男友出去了。

窗外隐约传来市中心广场倒计时的欢呼声,还有远处升起的零星烟火。

她拿着手机,反复点开那个几乎从未主动联系过的对话框。

上一次记录,还停留在一个月前,她发送最终定稿的篮球联赛通讯链接,他回了一个简短的:“收到,写得很好。”

此刻,输入框里的字打了又删,删了又打。

“新年快乐。”

会不会太普通?

“看到烟火了吗?”

好像有点刻意……“在做什么?”

更奇怪了……就在她纠结万分时,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伴随着清脆的提示音。

图片是在学校最高的艺术楼天台拍摄的,视角绝佳,夜空中绚烂盛大的烟火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璀璨夺目。

紧接着,又一条消息跳出来:顾怀南:“这里视野很好。

新年快乐,林知夏。”

林知夏的心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烟火点亮了。

她立刻回复:“新年快乐!

烟火很美!”

顾怀南:不及芙蓉花开。

林知夏愣住了。

芙蓉花……是初见那天的那棵树吗?

他是什么意思?

是在说风景,还是……她还没想好如何回复,他的下一条消息又来了:顾怀南:明年,一起看?

隔着屏幕,林知夏仿佛能听到自己震耳欲聋的心跳声。

她捧着手机,像是捧着一个易碎的梦,小心翼翼地打下两个字:林知夏:好啊。

窗外,新一年的烟火正好达到***,将夜空渲染得如同白昼。

那些堆积如云的心事,在这一刻,似乎终于被风吹开了一角,窥见了其下闪烁的星光。

新学期开始,气氛却有些微妙。

不知从何时起,学院里开始流传一些关于林知夏和顾怀南的风言风语。

版本多样,有的说林知夏靠关系才拿到校刊的好差事,有的说她采访篮球社时手段了得,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说看见他们深夜单独在一起。

这些话语像无形的针,刺得林知夏很不舒服。

她开始下意识地回避与篮球社相关的工作,去图书馆也刻意避开他常去的楼层。

顾怀南显然也察觉到了她的疏远。

一次在食堂偶遇,他端着餐盘径首走到她对面坐下。

周围的目光瞬间聚集过来。

“在躲我?”

他开门见山,声音不高,却带着压力。

林知夏食不知味,低着头:“……没有。

只是最近比较忙。”

“因为那些无聊的话?”

他皱起眉。

她沉默着,算是默认。

“林知夏,”他的语气严肃起来,“我以为你足够聪明,不会在意这些。”

这话让她有些受伤,也激起了一丝倔强。

“我在意的不是话本身,是它带来的困扰。”

“所以解决困扰的方式,就是避开我?”

他看着她,眼神里有失望,也有不解。

那顿饭最后在不甚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之后几天,两人似乎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冷战。

明明都没有错,却因为外界的声音和彼此不够成熟的应对方式,产生了一道无形的隔阂。

林知夏心里闷闷的。

她看着那个再次变得安静的对话框,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原来在意一个人,是会因为他的一句话而雀跃,也会因为他的一个眼神而低落。

心事像积雨云,沉甸甸地悬在心头。

打破僵局的,是一张被公开的画。

校学生会在线上举办“印象·A大”艺术作品展,顾怀南提交了一组素描。

其中一张,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画的是图书馆一角,阳光从高大的窗户倾泻而下,一个女生低着头坐在光影里,专注地看着书,侧脸线条柔和,神情安静。

她的面前,摊开着书本和笔记,手边放着一杯氤氲着热气的茶。

画的名字叫 《聪慧》 。

虽然没有画出女生的正脸,但那熟悉的侧影、那天的穿着、以及桌上那本《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选读》,几乎让所有认识林知夏的人一眼就认了出来。

论坛和朋友圈里顿时议论纷纷。

“实锤了?

顾怀南画的果然是林知夏!”

“《聪慧》……这名字,呼应了之前的理想型啊!”

“也太浪漫了吧!”

苏晓激动地把手机屏幕怼到林知夏面前时,她整个人都呆住了。

画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无比熟悉,正是他们在咖啡馆“偶遇”那天的场景。

他不仅记住了,还如此细腻地画了下来,并且公之于众,用了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

是顾怀南。

她深吸一口气,接听起来。

电话那头,他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林知夏,画你看到了。”

“……那些话是假的,但我的喜欢是真的。”

“下楼,我们见面说。”

卷末语:云朵积聚了足够的水汽,终将化作雨滴坠落。

当心事再也无法隐藏,当答案己经悬在嘴边,所有的犹豫和不安,都在那一刻,找到了唯一的归宿。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