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 我,30岁写字楼的中央空调总在下午三点吹出一股沉闷的风,

林微盯着电脑屏幕上“优化方案”四个字,指尖悬在键盘上半天没落下。

办公区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隔壁工位的实习生正低声跟同事炫耀刚拿到的考研录取通知书,那声音像根细针,

轻轻刺了下林微的神经。她今年三十岁,在一家规模不大的贸易公司做业务助理,

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报表、预定会议室、给领导订咖啡。三个月前部门竞聘主管,

她抱着侥幸心理投了简历,最终却连面试都没进——HR私下跟她说“你的履历太普通了,

二本院校的会计专业,又没什么突出业绩”。这句话像块石头,压得她好几天没睡好。

手机在桌角震动了一下,是母亲发来的语音,语气里带着惯有的焦虑:“微微,

你爸今天又跟人去看什么投资项目了,我说了他两句还跟我吵,你有空跟他说说,

别又像上次那样……”后面的话没说完,但林微懂。五年前父亲轻信熟人,

投进去二十万块养老钱,最后血本无归,从那以后家里就很少有安生日子,母亲总在抱怨,

父亲则变得沉默寡言,偶尔还会借酒消愁。林微揉了揉太阳穴,回了句“知道了,

我晚上跟他说”,然后把手机调成静音。她看着电脑桌面右下角的时间一点点跳动,

心里满是无力感——这就是她的人生,没有惊喜,只有数不清的“一地鸡毛”。晚上八点半,

林微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出租屋。这是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单间,月租三千,

占了她工资的三分之一。房间里堆着几个没拆的快递盒,书桌上散落着文件,

唯一有点生气的是窗台上那盆绿萝,还是去年公司年会发的。她没开灯,

借着窗外的路灯翻出床头柜里的旧相册。封面已经泛黄,是高中时的班级纪念册。

翻开第一页,就是十八岁的自己: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扎着高马尾,手里举着生物课本,

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照片背后写着一行字:“考上师范大学,当生物老师!

”林微的眼眶突然热了。她想起高三那年,自己最喜欢的就是生物课,

总在课后追着老师问光合作用的原理、遗传基因的奥秘,

还偷偷在笔记本上画过显微镜下的细胞。可填报志愿时,母亲说“生物不好找工作,

学会计稳定,将来考个证进企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班主任也建议“小学科难就业”。

她犹豫了很久,最终划掉了“师范大学生物专业”,填了一个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专业。

如果当初坚持自己的选择,现在会不会不一样?如果能早点阻止父亲,

家里是不是就不会变成这样?无数个“如果”在脑海里盘旋,林微抱着相册,

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凌晨三点,她突然惊醒,房间里一片漆黑。伸手去摸手机,

却摸到了一个硬壳本——不是她的手机,而是高中时的错题本。她猛地坐起来,打开台灯,

映入眼帘的不是出租屋的天花板,而是贴着星星贴纸的屋顶,书桌上摆着高三的课本,

墙上挂着的日历清晰地写着:2012年9月1日。

第二章 重启十八岁闹钟在六点半准时响起,是林微高中时最喜欢的一首英文歌。

她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这不是梦——身上穿的还是昨晚睡觉的睡衣,

可房间里的一切都变回了十年前的样子:书桌上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墙上贴着的“距离高考还有270天”的标语,甚至床头柜上还放着母亲昨天洗好的苹果。

“微微,起床吃早饭了!”门外传来母亲的声音,和记忆里一模一样。林微深吸一口气,

掀开被子下床。走到镜子前,她看到了十八岁的自己:皮肤白皙,

没有后来因熬夜长出的细纹,眼神里带着刚睡醒的懵懂,却比三十岁时多了几分光亮。

她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真实的触感让她眼眶一红——原来那些“如果”,

真的有了实现的机会。早饭是母亲做的鸡蛋灌饼和豆浆,父亲坐在餐桌旁看报纸,

跟前世一样,嘴里还念叨着“今天股市又跌了”。林微看着父亲的侧脸,

想起五年后他投资失败的样子,心里一阵酸涩,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她得先稳住自己。

“微微,今天高三开学,你可得好好学,争取考个好大学。”母亲把鸡蛋灌饼推到她面前,

“我昨天跟你王阿姨聊天,她儿子学会计的,去年刚毕业就进了国企,

一个月挣得比你爸还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多稳当。”林微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

前世母亲也是这样说的,那时候她没反驳,可现在不一样了。“妈,我想考生物专业。

”她抬起头,认真地看着母亲,“我喜欢生物,想当生物老师。”母亲愣了一下,

随即皱起眉头:“生物有什么好的?将来不好找工作。听妈的,

学会计或者师范里的英语专业,以后好找工作。”“妈,生物老师也是老师啊,

现在学校也缺好的生物老师。”林微想解释,却被母亲打断:“那能一样吗?

英语老师、语文老师哪个学校不抢着要?生物课就那么几节,将来能有什么发展?

”坐在旁边的父亲放下报纸,看了看争执的母女俩,打圆场道:“孩子想考什么,

让她自己定呗,只要她肯努力,学什么不行?”母亲还想说什么,

林微却赶紧咬了一口鸡蛋灌饼:“妈,我吃饱了,该去学校了,不然要迟到了。”说完,

她拿起书包就往外跑,生怕母亲再劝她改变主意。走到小区门口,

林微看到了熟悉的公交车站。她记得前世高三,每天都是坐这趟公交车去学校。等车的时候,

她遇到了同班的张萌,那个前世和她一起考上二本院校的女生。“微微,你怎么才来?

我还以为你要迟到了呢。”张萌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对了,

昨天班主任说今天要摸底考试,你复习了吗?”摸底考试?林微心里一紧。

现在虽然回到了十八岁,但她已经十年没接触过高中知识了,肯定考不好。果然,

考试的时候,林微看着试卷上的题目,大脑一片空白。数学的函数题、物理的力学题,

她连公式都记不清了。生物题倒是会几道,但也只是皮毛。她咬着笔杆,

心里有些慌——原来“重来”不是那么容易的,她得付出比前世更多的努力。考完试后一天,

班主任冷老师把林微叫到办公室。“林微,这次摸底考试你的成绩不太理想,

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高三这一年很关键,关系到你们的未来。我找你过来,是想问问你,

高考有什么目标吗?想考哪个大学,学哪个专业?”林微心里咯噔一下。前世,

班主任也问过她同样的问题,当时她犹豫了很久,最后说:“我想考个稳当的二本就行,

专业的话,我妈让我学会计。”冷老师当时没说什么,只是鼓励她“再努力一点,

争取考个一本”。这一次,林微没有犹豫。她抬起头,看着冷老师的眼睛,

坚定地说:“冷老师,我想考南方师范大学的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冷老师愣住了,

他推了推老花镜,说:“南方师范大学?生物专业?林微,你没开玩笑吧?

南方师范大学是省重点,分数线不低,而且生物专业对你的理科成绩要求很高,

尤其是数学和物理。你高二的理科成绩虽然不算差,但也不算突出,

要考上南方师范大学的生物专业,难度很大。”“我知道难度很大,但我会努力的。

”林微说,“我喜欢生物,我想当一名生物老师,把我喜欢的知识教给学生。

”冷老师看着林微,沉默了一会儿。他知道林微是个听话的孩子,

以前做什么事都没这么坚定过。他想了想,说:“林微,有梦想是好的,但也要结合实际。

生物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窄,尤其是师范类的生物专业,大多只能当老师。而当老师,

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教学能力。你确定你真的想学生物,想当生物老师吗?

”“我确定。”林微说,“我知道生物专业就业面窄,但我喜欢。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一定能成为一名好的生物老师。

”冷老师看着林微坚定的眼神,心里有了一丝触动。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有过梦想,

也曾为了梦想努力过。他笑了笑,说:“好,既然你有自己的目标,那老师支持你。

但你要记住,梦想不是靠嘴说的,需要付出实际行动。高三这一年,你要更加努力,

尤其是数学和物理这两门课,要多花时间补习。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

或者找其他老师请教。”从办公室出来,林微心里踏实了很多。她知道,从现在开始,

她要重新学习高中知识,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她回到教室,拿出生物课本,

开始认真地预习。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本上,照亮了“光合作用”那几个字,

林微的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这一次,她一定要抓住机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第三章 离梦想进一步摸底考试排名出来了,林微的总分排在班级中下游,

数学和物理更是惨不忍睹。看着成绩单上的分数,林微没有沮丧,

反而更加坚定了努力的决心——她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接下来就要针对性地弥补。

她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早上六点起床,

个小时的英语单词和范文;中午利用午休时间做一套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晚上放学回家后,

先复习当天学的知识点,再做一套物理或生物的练习题,直到晚上十一点半。

刚开始执行计划的时候,林微很不适应。早上六点起床,她总是睁不开眼睛,

背单词的时候也总走神;中午做数学题,遇到不会的就想放弃;晚上学到十一点半,

身体也很疲惫。但每当她想偷懒的时候,

就会想起三十岁时的自己——那个在格子间里敷衍工作、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自己。

她告诉自己,不能再重蹈覆辙,必须坚持下去。为了提高数学成绩,

林微找班里数学成绩最好的江屿借笔记。江屿是班里的学霸,每次考试都稳居年级前列,

性格却有点内向,平时很少和同学说话。林微鼓起勇气走到他面前,小声说:“江屿,

能不能借你的数学笔记给我看看?我数学不太好,想向你学习一下。”江屿愣了一下,

随即从抽屉里拿出笔记本递给她:“你拿去看吧,看完记得还我。”他的声音很轻,

带着一丝腼腆。林微接过笔记本,连声道谢。翻开笔记本,她惊讶地发现,

江屿的笔记记得非常详细,不仅有知识点的总结,还有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易错点分析。

她照着笔记上的方法做题,果然比之前顺畅多了。过了几天,林微把笔记本还给江屿,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