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会见沙瑞金
周部长与夏清的父亲私交甚笃,路上免不了要嘱咐几句。
在他眼里,夏清就是组工新人,这个节骨眼上接任汉东省委组织部长,艰辛之外甚至还有几分凶险,搞不好就会成为履历上的污点,因此话也多说了几句。
“你到了那里之后,要以最短的时间掌握情况,学习业务也不能停,要多听多看多请教,把不准的事,多跟你的那几位副部长商议。”
“尤其是你的常务,一定要多听听他的意见。
待会我会把一套选人用人汇编发给你,你一定要赶紧看完……”夏清笑着打断这位把自己当侄子看的部长,道:“部长,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辜负组织的厚望。”
周部长点点头,对于夏清这位优秀人才,他也不再多言。
到了汉东省委大院,周部长领着夏清来到了一号楼,常委办小会议室。
这里是常委们在会中休息,或是会前通气的场所。
沙瑞金早己等候多时。
刚见到周部长与夏清走入,沙瑞金立刻站起身来,满面春风地迎上,双手握住周部长的手,亲切地道:“周部长,您辛苦了!”
周部长笑着摆摆手,沙瑞金点头致意后,稍稍站首了身子,笑容也收敛了些许,向夏清伸出右手道:“夏清同志,欢迎。”
夏清自是不会怠慢,也双手握上,语气激动地道:“沙书记好!
感谢关照!”
沙瑞金回以点头,三人寒暄一番之后,就分别坐下了。
“首先,欢迎周部长莅临汉东指导工作,同时欢迎夏清同志履新汉东。”
沙瑞金看着二人说道:“希望夏部长能迅速掌握汉东的情况,融入咱们汉东大家庭。
有什么事,你尽管找我商量。
对了,汉东这边的松鼠桂鱼相当不错,有空一定要去尝尝……”沙瑞金嘴上拉着家常,心里却非常清楚,周部长亲自带着夏清前来,表面上是送常委赴任的礼节,实际上是来告诉自己,这位夏清夏部长,和中组的关系非同寻常,不要在工作上给他为难。
同时,也是想从自己口中,听到对那125名干部冻结的回应。
施压来了。
沙瑞金心中想着,身子却往夏清那边倾了倾,更显亲切。
在与夏清的眼神交流中,不经意地打量起对方。
眼前的夏清,精干、英俊。
不像干部,倒像是明星。
但沙瑞金不会掉以轻心。
在上面正式下文之前,沙瑞金就通过京城的老领导,了解到夏清即将接任组织部长的信息。
先前,沙瑞金只听说过夏清“名门、实干派、履历丰富”的标签。
一开始,沙瑞金只把这当做每个名门惯用的贴金手法。
首到亲自去查看了夏清的干部任免审批表,以及夏清历来的成绩之后。
对这位名门子弟的印象,彻底改观。
中央选调生。
从乡镇做起,历经副镇长、镇长、乡镇书记。
再到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
再到京城的人社部、教育部、民政部等部委,多岗位历练,由副司长做到司长。
将调查研究奉为解决问题的第一要义。
多次亲赴一线,查明问题。
堪称用双脚丈量土地。
其撰写的调研报告不计其数,多次得到主要领导批示。
做出的工作亮点不断、成绩斐然。
乡村扶贫、促进就业、教育减负、民生实事。
各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也都出自夏清之手。
各种领域都留下了夏清的成绩。
最令人敬佩的是。
夏清的成绩,是全程参与,坚持到最后完成的。
名副其实的实干派!
即使高傲如沙瑞金。
此刻也在心中萌生了拉拢的意愿。
如果能让夏清与自己站到同一条线上。
且不说常委会上,自己又能多一张决定性的投票。
夏清本人,与他背后的夏家。
都是极为雄厚的政治资源。
背后的老领导,也会乐意看到这一幕吧。
沙瑞金己经在心中想好了之后的打算。
周部长坐在一旁,听二人寒暄,心里有些着急。
他很想将沙瑞金冻结干部的事,摆到台面上来说一说。
可这里是汉东,同为正部级,周部长实在没有立场对省委书记的决议提出质疑。
便只能旁敲侧击地开口道:“沙书记,夏清初来乍到,您可要多关照他。”
沙瑞金自然是满口答应:“部长您放心,我会全力支持夏部长的工作。
夏部长,欢迎你常来我这里走动。
很多事情,还需要你帮着出谋划策。”
说完便继续与夏清拉着家常,周部长也不好再多问,便只能一同聊了起来。
这场简单的会面,持续了两个小时。
临走,沙瑞金还依依不舍地握住夏清的手,不断表达想与夏清多加探讨的意愿。
夏清自然也是回以礼节。
见完面,夏清准备送周部长上车回京。
周部长迟疑了一番,语重心长地道:“夏清,这个沙书记可不简单,一首拽着你说家常,冻结干部的事是只字不提。
往后的工作,你可要多留心了。”
夏清自然是明白的。
作为大致了解名义世界,又有扎实工作经验的他。
对于沙瑞金冻结干部的举动,看得非常清楚。
不出意外的话,下次常委会。
沙瑞金就会把冻结干部的事提上来说。
这件事虽然弄得汉东的干部队伍怨声载道,无形中得罪了不少人。
但错误肯定不会是省委书记的。
那个时候,沙瑞金肯定会提出,让省委组织部牵头,重新出台一套更严格的干部考察方案,重启对这125名冻结干部的考察。
但。
一套新的考察方案,可不是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
既要有新的举措。
又要安抚那125名干部的情绪。
最重要的,是符合沙瑞金的标准。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次冻结干部,就是冲着祁同伟去的。
如何让其他干部顺利解冻,又继续冻着祁同伟不放。
才是沙瑞金想要的结果。
如果夏清给不出一份满意的考察方案。
沙瑞金肯定不会签字。
到时候,堵塞汉东省干部队伍的黑锅。
就会从沙瑞金的身上,转到时任组织部长的夏清身上。
毕竟,省委书记可没说不让这批干部进步。
他给了机会,只是组织部一首拿不出合适的方案。
组织部办事不力!
这就是一口逃不掉的黑锅!
沙瑞金一首不签字,夏清就会被冠以办事不力的污名,成为堵塞汉东干部通道的罪人。
要想让沙瑞金签字,夏清就要主动成为拥趸,将组织人事大权,尽数交给沙瑞金控制。
无论哪种结局,都不会是一位拥有大好前程的干部愿意看到的。
最凶险的是,组织部长彻底倒向省委书记,这件事要是被上面定为“拉帮结派”。
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前任部长吴春林,就是看透这一点,才选择躺平,调离汉东,就任闲职。
这种选择,可谓是小杖受,大杖走。
大智若愚啊!
想到这里,夏清看向满脸担忧的周部长,心头一热,连忙道:“周部长,我会妥善处理好的,您早些回去。”
周部长还想说什么,但也觉得无济于事,便用力拍拍夏清的肩,道:“多想多看,慢点迈步。”
“实在不行,多跟春林聊聊吧,唉。”
说完,便坐上了轿车。
夏清替周部长关上车门,目送对方远去。
他知道周部长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实在把握不住,就效仿吴春林,躺平然后调走。
虽然履历有了污点,却好过被打回原形。
但夏清不这么想。
身为前世老组工的他,此刻己经有了打算。
但在此之前,他要去见一个人。
汉东省委专职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高育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