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图纸里的温度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二天清晨,苏晚是被窗外的鸟鸣唤醒的。

她简单洗漱后,换上干净的工作服,便径首走向工作室。

阳光比昨日更盛,透过窗棂落在那个精致的木盒上,仿佛给它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

她深吸一口气,将木盒捧到工作台上,准备进行更细致的检测。

打开盒盖的瞬间,泛黄的纸页再次映入眼帘,那些模糊的线条和字迹,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苏晚取出专业的放大镜和检测工具,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手稿。

这些手稿果然如她昨日判断的那般,受损情况不算轻微。

除了受潮和虫蛀,部分页面还因为长期折叠出现了明显的折痕,甚至有几处己经开裂。

她一边记录着每一页的受损情况,一边在脑海中构思着修复方案。

对于古籍修复师而言,每一件需要修复的物品都有着独特的“脾气”,必须耐心揣摩,才能找到最合适的修复方式。

上午十点左右,工作室的风铃再次响起。

苏晚抬头,看到陆时砚独自走了进来。

他今天换了一身深灰色的西装,没有穿风衣,更显得身形挺拔,只是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带着惯有的疏离感。

“苏小姐。”

他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陆先生,请坐。”

苏晚指了指旁边的椅子,“我己经做了初步检测,这是修复方案和报价,您可以看一下。”

她将一份打印好的文件递过去。

陆时砚接过文件,低头翻阅。

他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握着纸张的动作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感。

苏晚的目光在他手上短暂停留了一瞬,便立刻移开,心里有些莫名的慌乱。

方案里详细列出了每一步修复流程:先用特制的溶液清洁纸页表面的污渍和霉斑,再用极薄的桑皮纸修补破损处,对于开裂的地方,要用特制的糨糊进行黏合,最后进行整体的平整和重新装订。

报价则根据修复的难度和所需耗材进行了细致的核算,数字不算低,但对于这些有家族意义的手稿而言,并不算离谱。

陆时砚看得很认真,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苏晚安静地坐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工作台的边缘,心里有些忐忑。

她知道自己的报价不低,担心对方会觉得不合理。

“为什么要用桑皮纸?”

陆时砚忽然抬头问道,目光落在方案中“修补材料”那一项。

苏晚定了定神,解释道:“桑皮纸的纤维结构与这些早期机制纸比较接近,韧性好,而且透气性强,用它来修补,既能保证修复后的牢固度,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持手稿原有的质感,避免出现明显的修补痕迹。”

她的语气专业而笃定,眼中闪烁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陆时砚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沉默了几秒,然后点了点头:“可以,就按这个方案来。”

他没有讨价还价,甚至没有再问其他问题,干脆得让苏晚有些意外。

“那我需要和您签订一份修复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苏晚说道,起身去取协议文件。

陆时砚在协议上签字的时候,苏晚注意到他的字迹凌厉有力,和他的人一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场。

签完字,他将协议递回给苏晚,又补充了一句:“修复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

他报了一串电话号码,苏晚连忙记在本子上。

“好的。”

苏晚将协议收好,“一个月后,您可以来取手稿。”

陆时砚“嗯”了一声,没有多留,转身便离开了工作室。

风铃再次响起,仿佛在为他的离去伴奏。

苏晚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她重新坐回工作台前,看着那些手稿,忽然对它们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能被陆时砚这样的人重视的手稿,到底记录了些什么?

她拿起其中一本相对完整的手稿,借着放大镜仔细看着上面的内容。

那是一些建筑设计草图,线条虽然有些模糊,但能看出设计者的功底不俗,无论是比例还是结构,都透着一种严谨的美感。

旁边还有一些随手记录的笔记,字迹有些潦草,像是灵感迸发时的即兴之作。

看着看着,苏晚忽然在一页草图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标记——像是一片简化的树叶。

这个标记很小,如果不是她看得格外仔细,根本不会发现。

她心里一动,翻看着其他几页手稿,果然在其中两页的角落里,也找到了同样的标记。

这个发现让她对这些手稿的主人多了一份好奇。

能在严谨的设计草图里,留下这样小巧思的人,会是怎样的性格呢?

接下来的几天,苏晚开始按照修复方案,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手稿。

清洁工作是最耗时的,她需要用柔软的毛刷,一点点拂去纸页表面的灰尘,再用蘸了特制溶液的棉签,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污渍和霉斑。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稍有不慎,就可能对纸页造成二次伤害。

工作室里依旧安静,只有偶尔响起的毛刷摩擦纸张的声音,和窗外传来的隐约鸟鸣。

苏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与那些承载着时光的纸页融为了一体。

她能感觉到,随着污渍被一点点清除,那些模糊的线条和字迹渐渐清晰起来,仿佛在她的手中,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这天下午,苏晚正在修补一页有虫蛀痕迹的手稿,手机忽然响了。

她拿起手机一看,屏幕上显示的名字是“陆时砚”。

她心里愣了一下,按下了接听键。

“苏小姐,是我。”

电话那头传来陆时砚低沉的声音,“关于手稿,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

“陆先生请说。”

苏晚握着手机,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工作台上的手稿上。

“那些手稿里,有没有出现过一个类似树叶的标记?”

陆时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苏晚心里微微一震,没想到他会问这个。

“有的,”她如实回答,“我在其中三页的角落里,发现了这个标记。”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陆时砚略显轻快的声音,那是苏晚从未听过的语气:“我知道了,谢谢你,苏小姐。”

说完,他便挂了电话。

苏晚握着手机,有些怔忡。

从他最后的语气里,她能感觉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

那个小小的树叶标记,对他而言,似乎有着特殊的意义。

她放下手机,重新看向那页正在修补的手稿。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纸页上,也落在她的手背上,带来一丝温暖的触感。

她忽然觉得,这些冰冷的纸张和线条背后,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温度。

而那个看似疏离的男人,或许也不像表面上那般难以接近。

修复工作还在继续,时光在墨香和专注中缓缓流淌。

苏晚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发现,己经在她和陆时砚之间,悄然系上了一根更紧密的线。

而这根线,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牵引着他们走向彼此的世界,去探寻更多关于时光、关于情感的秘密。

窗外的阳光渐渐变得柔和,将工作室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橘色。

苏晚低下头,继续手中的工作,指尖下的桑皮纸与泛黄的手稿渐渐贴合,仿佛两个不同的时空,在此刻完成了一场温柔的对接。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