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夫君敬我,却从不爱我。
连我最在意的两个儿子都接连夭折,二子二女唯剩一女。
最终落水而死,带着“皇后”这个身份的沉重枷锁。
我从未体验过作为富察·琅嬅的真实快乐。
①、成为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贤后②、抚养子女长大成家③、与帝王做真正的夫妻,而非帝后虽然得了原主的一世记忆,但她一开始并无法真正的感同身受。
而来到这大清朝,成为原主己经七载了,摇篮中便在奶姆的熏陶下耳濡目染。
待到三岁以后,便开始了正式的学习——学习如何走路、站立、坐姿、微笑。
还有礼仪、大家贵女必备的素质,比如说家族图谱,人际关系,鉴赏各类奢侈品这些。
五岁以后,开始正式识字、写字,开始学习满、蒙、汉三种语言。
女红也要开始入门了,从简单的穿针引线、缝补开始,到练习刺绣基础针法。
虽都说大家女儿不缺几个绣娘,但这女红正是培养耐心和细心的关键训练。
况且以后许了人家,长辈夫君总该得一件你亲手做的衣物吧?
这是心意,而上层人,最看重的便是这心意二字了。
除此之外,还要开始艺术启蒙,开始接触琴棋书画的基础,这重在熏陶,让你拥有基础的艺术涵养。
若非这几年的寒暑不辍,她这个只会舞刀弄枪的人,哪里来的5点才艺呢?
更重要的她开始被允许在母亲处理家务时在一旁安静陪伴、观摩,听母亲如何分派任务、处理庶务,这是最原始的管理学启蒙。
这富察家的嫡出女儿,总不会与人为妾,那么管家理财便是重中之重了。
若当家主母不懂这些,被糊弄到死也是应该的!
而到了七岁以后,学习任务会更重,学习内容也会增加,不仅要学习本朝历史、典章制度。
还要开始实践管理,而诗书礼乐也要更加精进。
这十几年如一日的生活,将原主***成了一个封建制度下完美的高门贵女。
而原主便是在这种学习下,日复一日的,最终失去了自我,成为了家族的政治筹码。
而原主的资质又不够,若只是做一个宗室福晋,那么原主是很合格的,可若是做***,原主就不够了。
况且原主还有一个拖后腿的亲额娘。
想起额娘,琅嬅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光。
她沈厌天生无父无母,这大家族的亲情虽不够纯粹,但到底也享受过几年母爱。
可自从父亲去世以后,母亲便像是慌了神一样,对自己也不复从前。
“富察氏的荣耀全系于你一身”。
笑死人了,依她看来。
若原主的悲剧有一半是源于自己的蠢,那么另一半就是源于这个拎不清的母亲了!
连她这个心计为6的人都看得清楚,为何富察·琅嬅会是默认的储君福晋,不是因为她富察·琅嬅是富察·琅嬅!
而是因为这富察二字!
是因为富察家的儿郎一代又一代的撑起了富察家的满门荣耀,才得以让富察家的女儿嫁入皇家,而嫁入皇家的富察家女儿又体现了富察家的教养,这叫相辅相成。
阿玛李荣保虽故去了,但伯父还在,前面几位兄长也长成了。
伯父焉能不提拔几位兄长?
额娘这般说,不过是因为身为李荣保的继室,前面几位兄长都与她没有情分,心中不安稳,又担心傅恒的将来罢了。
指望着将来女儿可以提拔儿子,还不如让傅恒和年纪大的一些兄长打好关系呢!